剛踏入2024年,香港股市仍面臨着一系列的挑戰。回顧2023年,不僅跑輸環球股市,更連續四年暴跌,令不少投資者大失所望,並逐漸將注意力轉向美國股市,甚至開始投資日股。自2021年9月以來,日經指數首次突破3萬點,同時,亦可能是日本走出長達25年的通貨緊縮陰霾。2023年的通漲升幅達至2.9%,連續19個月高於日本央行2%的目標,預示2024年維持在2.8%左右。我們從日本過去25年間的通縮現象、社會制度和政治狀況,所帶來的經濟環境影響作分析。
香港在1997年至2003年期間經歷了一段通縮的時期。對港人來說,當時是一個十分沉重回憶,樓市大挫80%,負資產的情況隨處可見,失業率更由1997年的2.2%高升至2003年的7.8%,整個香港籠罩着沉重而不安氛圍。打工仔勒緊荷包生活,生意人亦為求生存,只好減價招客,「1蚊雞」就是當時食市標誌。這段通縮的成因主要是內部資產泡沫破滅所致。經濟下滑令人堪憂,中央於是推出「自由行」救港行動,通過旅遊和移民方式引入國內資金流入香港,再者中國亦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(WTO),大力推動經濟起飛,而歐盟及周邊國家的經濟也呈現良好勢頭,漸漸樓價從谷底反彈,從此香港享受了十年多的經濟繁榮。
相對之下,為何日本在過去的日子無法走出通縮之戰?作為一個在東京生活了十多年且親身經歷過通縮時代的人,筆者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,來探討通縮對經濟的影響和投資安排。首先,從以下官方對日本通縮作出分析。
1989年12月26日,日經225指數創下令人矚目的歷史新高,高達38681點。好景不常,在接下來的十年陷入低谷,日經指數不斷插水,直到2009年2月才達到最低點,僅為7568點,十年經濟下滑的出現,導致當時的樓價暴跌七至八成,接連出現不少的房地產及開發公司倒閉,其中Lion mansion的大京也難逃劫數,同時許多金融機構的壞帳飆升,最終導致部份金融機構淪落至破產,或需政府伸出援手注入資金,有些甚至需要改名才能繼續經營。